当前位置在: 首页 > 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    
新需求视角下农村科普供需匹配及路径优化研究(下)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吴祖赟、汤书昆等     发表时间:2023-03-27     阅读次数:    


3 制约农村科普供给与科普新需求匹配的因素

在深度挖掘农村科普新需求的同时,也对农村科普供给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农村科普供给与科普新需求的失衡现象逐渐明晰。当前的农村科普供需模式,其中需求分散、供给断层、协同欠缺等因素制约着农村科普供给和科普新需求的有效匹配。

3.1 高新技术需求分散,跨区域对接难度大

现代农业产业中高新技术应用的核心点在于规模化,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其成本之高需要与合适的规模化产业形成互补,才能真正实现技术带来的产业和效益升级。当前,我国的农业产业集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达到普遍可以匹配高新技术大规模应用的程度,造成很典型的需求分散。同时在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的农村经营发展思路下,各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个体围绕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或服务发展自身小区域特色农业,在放大自身固有优势的同时,也在尽可能避免市场同质化竞争。而这种流行的片区主导式产业发展思路,致使区域内高新技术需求各有不同,技术对接区域跨度变大,满足技术精准对接需求的阻碍扩大。

3.2 农村科普供给断层,科普工作缺乏连续性

科普交流平台实现常态化运作才能真正达到平台利用最大化,而乡镇科协、农技协等组织以及县域内科普场馆的科普人员仍以社会团体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人员为主。由于没有行政编制,乡镇科普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导致科普工作缺乏连续性,易出现断层,成为阻碍平台供给常态化的机制内部原因。另外,科普馆过度依赖政府,场馆自身没有造血能力。以浙江省龙游县善蒸坊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建立的善蒸坊特色文化科普馆面临无法保证长期运维的现实问题,既存在政府一次性扶持与长期运维的矛盾,也存在科普人员建制不全、工作热情易消散的问题。

3.3 科普服务组织协同欠缺,影响农村科普资源摄入

农村科普实践囿于信息、渠道等通畅性不足,资源整合能力始终难以支撑农村科普的高效高质发展,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科普的力度有待强化。一方面,农村科普实践对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协会等科普主体的联结意识不足,尚未发掘各主体之间的协同渠道;另一方面,农村科普工作对于以科创中国等为代表的科技服务平台利用率低,无法发挥其作为科普服务与科普需求精准对接渠道的优势。着力于农村科普发展的相关部门在协同社会组织力量方面的工作缺乏落实力度,影响了农村科普资源的摄入,无法构建多元协同的农村科普模式,也就难以形成全局性的大科普格局。

4 实现农村科普新需求落地的现实路径

积极应对科普需求变化,解决科普供需失衡现状,需要在契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内在要求的基础上,深刻把握农村科普资源特征,从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协同服务平台搭建与利用、基层科技示范以及区域特色科普机制构建等方面发力,循序渐进形成农村科普发展的长效机制,助推农村科普新需求得到相应的供给满足。

4.1 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以递进式科普体系推进技术需求精准对接

科技特派员是地方党委及政府机构经过一定程序选派,围绕市场需求及农民实际需求提供相关科技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的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中明确提出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实现农村技术需求精准对接机制的重要一环,是专业科技人才对口扶持乡村科技文化以及科技事业建设的核心途径。

科技特派员的创新发展应当保持立足于基层、服务于基层的调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系列举措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其中,完善服务管理机制是基础,建立科技特派员分级分类服务管理制度,实现不同专业科技人才精准对接农村需求,明确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入驻单位管理职责,避免多方管理造成责任不明、效率低下的问题;构建全链条服务机制是路径,以建立全产业链服务格局为目标,引入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搭建科技特派员与农民以及基层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推广科技特派员线上服务平台;此外,落实激励机制是保障,完善科技特派员的考核评价、职称评定规范化,支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在基层发挥创新发展带头作用。

科技特派员是基于农村发展情境而衍生的科技服务人才机制,充分发挥这一制度的作用是满足当前农村科普新人才需求的捷径之一。同时,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纵深发展也需要匹配递进式的农村科普体系。越是基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传播越能凸显关系网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乡村,农户之间的交流都存在于固有的关系网络中,且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理解能力普遍较弱,科普必须真正融入农村文化中,以人为核心,基于农民的认知能力进行分层递进式的普及,才能在循序渐进中达到良好的效果。递进式科普体系应该以当地农技骨干或科技特派员为桥梁,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示范作用,实现基层科普第一步;对于已经掌握新技术的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的进一步培训则需要更加系统化、高质量的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科协可以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内部建立研究所攻坚克难,或搭建高端技术行业交流平台,让已解决此类问题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科普讲堂、科普实地观摩等形式推广新技术、新品种。

4.2 高效协同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赋能农村科普工作

地方科协作为基层科普组织的核心管理力量,应发挥其中场协调优势,引导资源整合,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的科普服务体系。即推动科协层级联动,以中国科协为引导,地方省市、区县级科协协同,联合当地农业类院校和院所、对口成熟企业、媒介平台以自身资源为依托做好农业全产业链的科普推广,实现协同科普。

一方面,地方科协应牵头搭建交流反馈平台,汇总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新需求,提炼有针对性的科普需求清单,据此分配科普资源。可先为区域内的龙头企业搭建专家团队、聚集技术能手,以实现行业集聚,增强人才、资金的吸纳能力。再由龙头企业将转化后的完整成熟模式以点单式培训方式辐射,推广至地域周边种植大户以至分散农户,解决现阶段科普内容链的缺失断裂问题。借鉴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科协实施的双百工程,组织乡镇(街道)科协调查、征集辖区内企业、农场、合作社等新型主体科普需求,推进百名专家、科技人员结对百家示范户,有效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技术需求精准对接的落地。这既有利于提升科普活动和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也能调动科普受众的积极性、参与度。

另一方面,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乡村振兴智力服务,深入推广科技小院、专家大院、院(校)地共建等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模式。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实现与生产一线的长期合作。科协助推建立乡村技术需求与科研院所、高校科研需求的数据库,打通需求对接渠道,弥合技术供给断层。同时也能实现人才的双向培养机制,既可以发展专业的科研人员成为农村科普队伍中的技术顾问,也可以输送基层科普人员前往研究所进修,为农村科普队伍建设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技术资源支撑。调研点中的产学研实践以建立院士工作站、科技小院为主要体现,把科技直接导入农村。例如,龙游县浙江龙和水产养殖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保证技术指导;重庆市北碚区蜜桃科技小院的建立促进了科研院校的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的结合;重庆钱塘镇生态渔场与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学院为其提供技术认证,而渔场也作为研究生的培养基地,实现产学研联通。除了科技小院等实践,专业技术学/协会等社会组织也可以成为融通农村科普资源的重要主体之一。此外,在聚焦社会力量协同参与农村科普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科创中国平台优势,利用其构建资源共享、实现供需对接的功能,达成农村科普需求与科普服务组织之间的衔接与协调。

4.3 重视基层科技示范,营造乡村科普视听氛围

农村科普在积极利用网络与社交资源优势,顺应互联网发展视频化、移动化、社交化、游戏化的新态势,践行互联网+农村科普的同时,更需考虑乡村人文环境基调,通过创新体验式科普强化农民的心理接近性,而非过度强调互联网化。

建立示范基地、开展科技示范是《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中提到的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农村科普的核心环节。视听形式始终是农民接受科普信息的主要方式,直观性、沉浸式的科普表达才是乡村真正需要的科普,新技术成果的普及不应仅仅铺陈于科普展览馆供人参观,而应拉入现实的农村环境,在实地景观中体现新技术带来的新风貌,既可以引导农民接受新技术,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例如浙江龙和水产养殖开发有限公司建立的科技养殖示范中心,与国际水疗中心以及体育文化中心共同构成了文化端建设,以促进销售端发展;再如吉林省辉南县荣发集团的稻梦空间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来种植水稻,实现一种独特的农田景观,将农业与旅游结合。进一步来说,在大力追求科普视觉化的过程中,也可突破视听形式的开发局限,转向视听氛围的打造。无论是传统的科普讲座、科普展览,还是符合互联网时代的互动式科普活动,让其与当地固有的风俗节日、乡土大型人文活动结合起来,既可以聚集人群,也可以让科普深涉乡村氛围,更受农民喜爱,如重庆市钱塘镇生态渔场在政府的支持下成功举办龙虾节。

此外,在利用科普新媒体开展科技示范的过程中,其内容制作应在深入观察农民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注重农民视听习惯,再现真实的乡村需求,塑造农村科普达人形象,实现网络与现实的联动,真正做出让农民信任的科普达人形象与科普内容。

4.4 因地制宜构建区域特色科普机制

区域性农村科普工作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目标导向,聚焦不同区域、不同农民群体的科普需求,坚持分类指导和科学谋划。科普工作的因地制宜强调依据区域性特征充分识别区域农村科普的需求。在东北地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的农村科普需求调研结果彰显了我国不同区位的农村科普需求特征。沿海东部地区以江浙农村为代表,因区位优势,产业融合发展显著优于其他地区的农村。相应地,科普需求顺应产业发展则不应局限于过去传统的农技推广,而应高度重视生产链、营销链等全产业链科普内容,同时快速开发带来的环境资源的破坏也产生了生态环境保护方向的科普需求。东北地区的农机生产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已基本形成,而区域内相对落后的农村,在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主导的现状下缺乏市场的高效联结,品牌意识的强化、电商销售的运用等也需要通过潜移默化的科普实践来逐步达成。

我国各地区乡村差异明显,在科学把握发展特征、合理配置科普资源上需要突出目标导向来实现精准农村科普。各地区各层级科协和农技协发展水平不一,合理统筹规划、重视区域特征、强化特色科普意识是实现因地制宜科普机制的前提。无论是基于产业类型而重视不同的科普内容,还是结合乡情乡貌、民风民俗、历史特征等因素而选择不同的科普形式,甚至是考虑地形地貌而搭建适宜的科普场地等,均是实现区域性特色农村科普机制应包括的内容,任何考虑都会影响农村科普工作的实效。

5 总结

不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于自身的发展模式以及未来的规划方向,存在着不同的科普需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下,在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科普需求也始终保持动态变化。需求的既需要满足当下产生的新需求,更需要以长远眼光,发现动态变化中的需求之。这就要求科普实践者时刻以新需求为导向,对科普需求变化进行精准把控,了解科普受众的真实科普需求点,从而优化科普供给侧结构,提高科普供给效能,创新科普供给模式,实现对不同受众和科普重点人群的精准科普,最终达到科普供需匹配,获得农村科普的高效收益。文章选摘自《科普研究》,作者系吴祖赟、李思瑾、汤书昆、朱洪启。


 
上一篇:新需求视角下农村科普供需匹配及路径优化研究(上)
下一篇:“双碳”科普的难点与建议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