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传播中心
传播中心    
人在中弹后,究竟还可以活多久?大家很容易被影视剧误导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     发表时间:2023-07-18     阅读次数:    


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有人中枪就倒,直接丧失战斗力,另一种则是:有人身中数十枪仍旧浴血奋战。

那为何不同的人中弹后,存活时间差距却能如此大呢?

假如在现实生活中,人中弹后究竟还能能活多久呢?

子弹的威力

我们先来看看子弹的威力,你就知道为何在中弹后有的人活不了多久!

首先,子弹的致命伤害与其速度和穿透力密切相关。

当子弹离开枪膛时,火药爆炸产生的巨大气压将子弹推出,并赋予它极高的初速度。

这使得子弹能够以惊人的速度飞行,并在撞击目标时产生巨大的动能,当子弹穿过人体组织时,它会造成组织的瞬间剪切和拉伸,导致大面积的组织被破坏。

其次,子弹的形状和设计也影响着其对人体的伤害程度。

一般而言,子弹头部设计为尖锐的形状,以便更好地穿透目标,这种尖头子弹会在撞击时造成更多的组织创伤,并对身体内部器官造成损伤。

而一些特殊设计的子弹,如扩张子弹头,会在撞击时展开或变形,增加其创伤面积,进一步加剧伤害。

此外,子弹中的爆炸物也会增加其致命性(如空爆式弹头),当其撞击目标时,爆炸产生的巨大冲击波和碎片能够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达姆弹

这种爆炸性致命伤害的范围更广,并可导致内脏破裂、骨折、出血等重大损伤。

除了直接撞击造成的伤害,子弹还会产生副伤害,当子弹穿过身体时,它还会产生伴随性的伤口扩大、进一步器官破坏和出血等效应,这是由于子弹的高速运动和能量转移引起的

需要注意的是,子弹的伤害程度还受到诸如射击距离、子弹能量、目标身体部位等因素的影响。

近距离和高能量的子弹会造成更大的伤害,而远距离和低能量的子弹可能会减少其威力。

具体击中的部位也会对伤害产生显著影响,如心脏、大脑和主要动脉等关键部位受损可能导致即时死亡。

所以,针对不同部位的中弹,一个人的存活时间有所差异。

在电视剧中,主角常常拥有主角光环,很难被击中致命点,因此他们往往能够活得更久。

头部中弹能活多久

那么,如果一个人的头部中弹能够活多久呢?

严谨地来说,头部中弹后能够存活多久取决于子弹的能量和路径,如果子弹的能量充足并击中重要的生命维持器官,如脑干,存活时间可能仅为几秒。

高能量子弹在穿透头骨和脑组织时会造成广泛的破坏,导致不可逆的损伤。

即使是低能量的子弹或不太关键的部位被击中,也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头部中弹可能会导致脑组织创伤、骨折、出血和脑水肿等,这些都是危及生命的情况。

即使在及时得到救治的情况下,存活的机会也是微乎其微。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弹瞬间的剧烈破坏,可能没有时间感受到明显的疼痛,然而,中弹的人可能会感受到极度的压力和冲击,这可能伴随着立即的意识丧失或短暂的昏迷。

如果存活下来,后续的痛苦和症状会因个人情况而异,包括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失明、瘫痪等。

我国开国第一大将粟裕在生前头部就曾中过子弹,直到死后三枚弹片才被取了出来,而他本人奇迹般的活了77岁。

所以,在战中确实是有一批被幸运女神眷顾的存在。

而这对于目击者来说,子弹的速度和威力使得伤害是瞬间发生的,会给人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

所以才有不少人认为,一旦头部中弹,根本不可能存活。

身体中弹能活多久

如果是身体中弹,一个人能活多久关键还是取决于子弹击中的部位。

比如,心脏部位作为泵血的器官,将氧气和血液输送到全身,一旦心脏受到重大损伤,它无法正常工作,导致血液循环中断,致使重要器官缺氧,最短在几十秒内可能就会死亡,最长撑不过5分钟。

除了心脏,人体的大动脉也非常重要,一旦被子弹击中,会导致大量失血,从而失血性休克,从击中到死亡的时间可能长达几分钟,甚至是十几分钟。

而且大动脉一旦破损,除非当场抢救,否则很难存活下来。

另外,人体当中还有肝脏、肺、肾脏等部位都是致命点。

但不管如何,一个人被子弹击中后就立刻倒下,除了脑干被击穿外很难做到。

需要注意的是,子弹对于人生命的危害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的精神状态、身体组织情况等等,所以具体的存活时间因人而异。

此外,还有一个有趣的小知识,大家在电视剧经常看到劫匪为了恐吓众人,朝天上开枪。

但你知道吗?一颗子弹拥有的动力最多能够往上飞行1.5公里,在抵达这个临界点之后就会往下掉,受到重力加速度等力的影响,落下的子弹如果击中人,同样可能是致命。

如果是在室内,子弹还有可能被天花板等阻挡物反弹,对周围的人造成伤害,人们将其称为流弹

所以在很多合法持有枪支的国家中,明令禁止人们为了庆祝盛典,而朝空中射击。

以后大家在看电视剧的时候,千万别被误导了。

参考资料: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

中国知网《新型弹药发展趋势》

(文章内容来源于全面剖析


 
上一篇:阿斯巴甜“可能致癌”风波持续,为何我们对甜如此情有独钟?
下一篇:“晒背养生”掀起热潮,三伏天晒背有用吗?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