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    
以国际科普促进国家形象建设研究(上)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王艳丽、张志敏     发表时间:2023-03-15     阅读次数:    


[摘 要]科学形象是国家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面向美国公众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认为,当前在国际上我国的科学形象整体优于我国的国家形象。以国际科普促进我国科学形象建设进而促进我国国家形象提升,具有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当前我国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尚未充分意识到国际科普工作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重要作用,缺乏顶层制度设计和安排,没有形成相关工作氛围,外宣媒体也未充分发挥作用,国际科普人才相对匮乏。未来应在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开展顶层制度设计、加强我国外宣媒体报道技巧和开展国际科普人才培训培养等方面统筹聚势,加强国际科普效果,以国际科普促进国家形象建设。

[关键词]科普;国际科普;科学形;国家形象

20215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立体化、多层次的国家形象建设中,国家科学形象的地位十分重要。科学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国家形象建设提供重要抓手。通过有意识地开展国际科普工作,讲好中国科技与科技创新故事,可以促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国家科学形象提升,进而促进国家形象的提升。本文将科普国家科学形象国家形象建设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探析通过国际科普工作促进国家形象建设的可行性,提炼分析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国家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借鉴。

1 相关概念与研究观点

科普指的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与普及,这一术语主要在国内使用,与国际上的科学传播”“公众参与科学”“公众理解科学等术语大体相当。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化,国际科普被日益提上日程。国际科普主要指中国科技的海外传播,泛指由政府、社会组织、媒体、企业、个人等面向海外公众开展的科学技术的宣传、推广和普及等。

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的总体评价,是一个主权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所展示的形状相貌及国际环境中的舆论反映。国家形象可分为自我形象与他我形象,二者之间有差异且相互影响,可能产生形象认同,也可能产生形象排斥。国家形象的建构既是自我主体的情感投射,也是他我主体的了解与期待。张毓强对国家形象曾作出过三个层面的表述:一种是具有不可描述性的国家形象的源像;一种是本国系统中主控族群所力图树立的形象;一种是国际信道传输和其他国家主控族群所描述下的一国的形象。后两者将为了争取在受众中的合法化而展开博弈,一国的国家形象就是这种博弈的结果。通俗来讲,国家形象包括自塑他塑,一个国家的形象塑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关研究表明,科学技术是国家形象塑造与提升的一个重要可应用要素。在运用科学技术塑造国家形象的实践上,欧美国家走在前列。美国领先世界的科技形象,得益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宣传推广和好莱坞科幻大片在国际上的影响。此外,欧美各国普遍认识到良好的科学形象对促进国家形象的重要性,广泛开展了科学外交活动。对我国来说,科技也可以成为我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切入点。从近年来中国外文局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全球调查情况来看,科技始终是我国国家形象中最亮眼的部分。《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显示,海外受访者最认可的中国的三个领域分别是科技(66%)、经济(63%)和文化(57%)。在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国家形象新符号中,科技符号无疑是最适合传播的。中国企业是国际社会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是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类企业在海外宣传科技类产品过程中可以提升企业形象,进而提升国家形象。应该说,科学技术可以成为国家形象建设的重要元素,在国家形象建设中发挥其现实作用,可以考虑通过社会各层次各方面有计划的国际科普工作提升国家科学形象进而提升国家形象。

2 美国公众调查显示:中国的科学形象优于国家形象

科学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维度,可以为国家形象建设提供支撑。为了解我国在国际上的科学形象和国家形象现状,根据当前国际形势,2021年,中国科普研究所联合苏州大学传媒学院选取美国作为发达国家代表,共同通过亚马逊旗下的国际问卷调查平台M-Turk开展了问卷调查。

2.1 问卷调查人群样本情况

问卷共发放1050份,其中有效问卷1030份,有效率为98.1%。调查对象的年龄与学历都集中于美国主流精英阶层,其中,年龄在2645岁的人群占比为62.7%,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群占比达到83.3%,这些人群正好与我们对外宣传想重点影响的人群大体一致。

2.2 中国的科学形象优于国家形象,样本内排名第三,仅次于美日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美国公众的认知中,中国国家整体形象得分较低,在13个样本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三,仅高于印度尼西亚与俄罗斯;然而在国家科学形象的美国公众认知排名中,中国的得分则显著靠前,样本内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与日本。这说明美国公众虽然对中国的国家形象抱有一定程度的负面认知,但就科学维度而言,还是认可并欣赏中国的科学形象的。此外,调查结果还表明,美国公众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及评分与其对中国科学形象的认知及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即倾向于认为中国有着正面科学形象的公众也同样倾向于正面评价中国的国家形象。因此,中国科学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维度,其优秀表现可以用来引导和提升西方国家公众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

2.3 中国科学形象正负面特征交织存在

参照国际通行做法,结合中国科学研究的特点,问卷中将科学形象划分为创新、前沿、求真、公平公正、功利主义、政治导向以及学术不端七个维度。调查结果显示,政治导向是美国公众认为中国科学最为显著的形象特征,其次为功利主义、创新、前沿,中国科学形象正负面特征交织存在。研究表明,越倾向于认为中国科学有着较为明显政治导向的美国公众越倾向于对中国的科学形象与国家形象进行负面评价。这说明,美国公众虽然相对认可中国科学的前沿创新形象,但是同样认为中国的科学发展与中国的政治有较强关联,进而影响了对中国科学形象和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价。类似正负面交织印象同时存在的还有:美国公众赞同中国的科学发展有效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但同时也认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导致了中国生态环境的破坏。总的来说,在美国公众的认知中,中国科学形象主要呈现出快速发展、具有较强创新和前沿特色、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十分重视且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层面具有明显作用的正面特点,但同时也具有强政治化导向,具有功利主义且可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稳定带来不确定因素并对中国生态环境带来破坏的负面特征。

2.4 美国公众获取中国科学信息的主要渠道及关注的主要领域

美国公众获取中国科学信息的主要渠道明显依赖于西方媒体,如其本国的主流新闻媒体,推特(Twitter)、脸书(Facebook)等西方主流社交媒体以及美国地方性新闻媒体。在国际舆论场西强东弱的大背景下,我国外宣媒体在美国的影响力非常微弱,未能成为美国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我国传统的对外科技传播中,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等大国重器以及量子通信、纳米技术、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是最为常见的报道内容与话题。但调研结果显示,相较于上述大国重器以及尖端科技话题,美国公众日常最为熟悉和接触最多的中国科技领域主要是中国数字媒体,如TikTok、中国高速铁路、AI技术,其次才是超级计算机、中国载人航天等内容,另外有一些自然探索或者偏生活化的科技发现也为美国公众所喜爱。美国公众在推特等社交媒体上对中国科学议题爆发式的关注与讨论,大多是以单一且相对负面的事件为重点的,如2019年的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更多元化的讨论议题或讨论视角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所缺失的。

2.5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相关做法

美国等发达国家普遍认识到良好的科学形象对促进国家形象建设的重要性,已经在用各自的方式开展以科学技术手段提升国家形象的实践。如由美国政府主导,并由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及美国国家科学院等机构推进的科学外交活动,既促进了国际科学界的交流合作,又塑造了美国依赖科学做出决策的国家形象。英国在转基因、气候变化应对等各种科学议题上积极开展辩论并公开传播,营造了其公开、民主、透明、公众参与的国家形象。加拿大通过创办世界科学记者大会、成立世界科学记者联盟等科学传播活动为加拿大在各国科学记者面前展示自己的国家形象提供了舞台。日本的索尼公司在全球建设索尼探梦科技馆,展示企业科技创新理念,在宣传企业形象的同时也对日本国家形象提升产生了很大助力。德国则通过政府部门相对有组织的管理体系、有计划的财政资金支持和围绕国家形象建设开展的具体项目设计,助力德国形象建设。

2.6 我国以国际科普促进国家形象建设的有利条件

第一,中国有深厚的科技成就基底作为对外科普工作的支撑,国际科普工作有话可说;第二,中国科学形象在国际上有着较为良好的声誉与评价,可以用来推动国家形象建设;第三,研究表明,公众对国家科学形象与国家形象二者之间的认知呈现显著正相关性,这说明通过开展国际科普工作提升国家科学形象进而提升国家整体形象的思路有理论支撑;第四,除了主流媒体《中国日报》,我国抖音、快手等重点社交媒体的海外版已在海外众多国家落地,有一定的海外用户群体,这些成功出海的国际化平台可以成为国际科普的重要传播媒介;第五,我国已有相当蓬勃的科普作品创作生态,这些作品经过一定转化,本身可以成为国际科普的重要内容;第六,我国出海科技类企业在海外推广产品时开展科技传播,在提升产品知名度和企业形象的同时,带动了国家科技形象提升,也是国家形象建设中现实可用的重要力量。文章选摘自《科普研究》,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艳丽,张志敏为通讯作者。


 
上一篇: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促进学生科学素质水平提升
下一篇:以国际科普促进国家形象建设研究(下)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