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创作研究
创作研究    
科学史类科普图书创作的四个要点(下)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陈静     发表时间:2023-02-01     阅读次数:    


正确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居里夫人的女婿让·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Jean Frédéric Joliot-Curie)曾说过:我们可以想象到,如果镭落到了坏人手中,它就会成为非常危险的东西。由此产生这样的问题:知道了大自然的奥秘对人类是否有益?人类从新发现中得到的是益处,还是害处?诺贝尔的发明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烈性炸药可以使人类创造奇迹,然而在那些把人民推向战争的罪魁祸首手里,烈性炸药就成了可怕的破坏武器。我是信仰诺贝尔信念的一员,我相信,人类从新发现中获得的更美好的东西将多于它带来的危害。

与约里奥-居里的担心类似,在《科学大师的失误》中,曾获得诺贝尔奖的德国科学家哈恩为自己的伟大发现后悔不已。19458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十几万人的生命瞬间丧失,整个广岛也被一场空前绝后的大火毁灭。获知这一震撼的消息后,哈恩一直处于极度懊悔中。他曾经引以为傲的重要发现——重核裂变反应,使制造原子弹成为可能,不料这一发现竟给人类造成这么大的灾难。哈恩为此感到绝望,充满负罪感。物理学家艾瑞克·巴格(Erich Bagge)曾在日记中写道:可怜的哈恩教授!他连续几夜都无法入睡,他甚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哈恩并没有真的去寻短见,但那些惨死在原子弹爆炸中的生命,的确使他痛苦、压抑。他难免会想起曾经的同事和领导——哈伯。哈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研制毒气武器并率先用于战争,最终因毒气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哈伯当时这么做的理由是可以更快地结束战争,这与美国人使用原子弹的理由一样,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无独有偶,《科学的旅程》中也讲述了一些误入歧途的研究者,他们不缺才华,也不缺好奇心,但他们走向了旁门左道,甚至是歪门邪道。如16世纪末的约翰·迪伊(John Dee)是受人尊重的数学家,后来却深陷于与精灵的交流。1819世纪,灵媒术、招魂术等非常流行。在科学的旅程中,曾走上神秘主义不归路的人也不少。如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曾热心于炼金术;牛顿及其同时代的诸多有能力的人,都曾为了提炼哲学汞耗费了大量时间,也因为汞中毒而一度身体羸弱。他们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关于神秘主义的著作。

同样,《造物记》揭露了永动机伪科学的秘密,《科学发现的人文启示:播火录》(北京出版社2019年版,以下简称《播火录》)对那些获得诺贝尔奖后被名利冲昏了头的科学家进行了理性分析。

3 《科学发现的人文启示:播火录》(北京出版社,2019 6 月)

现代科学技术是一把握在人手中的双刃剑,而人正是发展和使用它的主体。今天,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很多科幻作品也会传达一个相似的理念:离开了人类的良知和情感,科技产物就会成为毁灭人类的利剑。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否认,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并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

建构立体的人物形象,充满人情味

在《科学的旅程》中,读者不仅能看到一个身披耀眼光环的、勤奋的牛顿,还能看到一个经常与人吵架的牛顿,他和胡克吵架,和惠更斯吵架,和莱布尼兹吵架……小气,爱煽风点火,但是,他的伟大并不会被这些争吵玷污,因为作者的写作立场始终中正:牛顿是人,不是神。

同样,居里夫人也是人,不是神。我国读者耳熟能详的居里夫人一生淡泊名利,先后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然而,居里夫人也曾经有一段非常痛苦的日子,丈夫去世后,因为与物理学家保罗·郎之万的绯闻被媒体和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深陷绯闻中心而不堪重负的居里夫人虽然坚持参加19111210日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并发表了演讲,但领奖后没有立即回法国,而是到英国的朋友家休养了近一年。在有些图书里,这段故事往往带有八卦色彩,迎合部分读者的娱乐心态。但在《科学的旅程》中,看不到作者的任何评判,居里夫人的一切都合情合理。

责任编辑受《科学的旅程》的影响,后来在给《居里夫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编配插图时,重点展示了居里夫人以罕见的勇气和坚强承受了丈夫意外去世、自己陷入绯闻中心的双重打击,接替丈夫未竟事业,培养两个优秀的女儿。在《居里夫人文选》中,我们读到的不仅是居里夫人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她大胆的科学研究直觉、她在难以想象的困境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我们更读到了一位情感丰富的知识女性,一位理解真爱并践行教育理念的伟大母亲。诚如爱因斯坦的称赞: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在《物理学之美》中,科学家并非只是传统的理工男形象,他们甚至表现出优秀的艺术才华。如玻耳兹曼的音乐造诣极高,他的钢琴演奏令人如痴如醉,同时,他又是一位不错的诗人,其著作《力学原理》的开篇就是一首诗。在诗歌领域独树一帜的还有麦克斯韦、薛定谔等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又如普朗克,他不但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而且是一位钢琴和管风琴演奏高手,爱因斯坦偶尔会来为他伴奏小提琴。至于爱因斯坦的音乐天赋更是为公众所熟知。如果再加上哈恩的伴唱,这三人则可以组成一支水平很高的科学家演奏乐队。爱因斯坦的儿子汉斯说:与其说我的父亲是物理学家,不如说他是一位艺术家。费曼则以敲击手鼓闻名,他还痴迷于一种木琴,每到晚上就敲个不停,这使他的同行大为惊奇,说他像个马戏团演员。

在《科学的旅程》中,法国动物学家让-巴普蒂斯特·拉马克(Jean-Baptiste Lamarck)根据自己有限的气象学知识,连续11年进行天气预报,但从未准确过。同时代的地质学家乔治·居维叶(Georges Cuvier)在拉马克失明后毒辣地讥讽说:也许是你自己不会恰当使用眼睛来看自然界,才使它们丧失视力。在《在科学大师的失误》中,虽然居维叶创立的比较解剖学贡献颇多,有力地支撑了进化论,但他自己却是个彻底的反进化论者。在面对革命性理论时,即使曾为人类留下诸多知识财富的居维叶,也不敢竖起进化论的大旗,当一次次伟大的成功降临在面前时,他却拒绝了成功,宁愿避开它,最终遗憾地被后人略带贬义地称为生物学界的独裁者

《播火录》中有一张配图:由于卢瑟福说话嗓门太大影响他人工作,卡文迪许实验室专门挂起请轻声说话的警示标志。要知道,卢瑟福当时已经是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掌门人。作者非常欣赏这种平等的工作环境,因此,书中也着笔重点分析了卡文迪许实验室名将辈出、成就斐然的深层次原因。同一个视角,在《科学大师的失误》中也有:哈恩很快就感觉到在卢瑟福身边工作,真是又有劲头又十分愉快。在这里,师生之间的融洽、平等的气氛,是德国大学中很少有的……卢瑟福那种超人的活力和洋溢的热情,使他的实验室充满了进取、坚定、和谐的气氛。

这两部作品中体现出的对卢瑟福不约而同的欣赏,也正是书中最值得我们获得的审美态度。在这一点上,上文提到的几部作品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在建构立体的人物形象,充满着人情味。读者在了解这些细节之后,忍不住要思考,是什么在驱使他们,他们又为何这么想、这么做?无论他们是由好奇心引发的探究,还是因为好胜驱动的求索,一切敢为人先的科学研究都可视为探险事业,都具有同样闪光的科学精神,真正的科学家永远令人肃然起敬。 科学史上这样的故事举不胜举。

五、结语

科学史图书越来越受市场的认可,因为它与人类的探索冲动相关,与文明社会的发展进步相关,它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世界观,它是广大学生亲近科学、学习科学的引路者。这些优势都为科学史图书提供了市场容量,未来可期。

综上所述的四个方面是笔者从事科普图书编辑15年来的一些粗浅的心得体会。得益于职业的馈赠,笔者在埋头着眼于作品细微处的遣词造句之外,不时要站在一定的距离外统观图书的全局,还要关注全行业同类图书的动态与趋势,比较相互之间的异同。笔者深知,上述只是窥见了科学这座辉煌宫殿的一个小小角落,诸多优秀作品尚待挖掘,而这些优秀作品的亮点和特色也值得更深入的分析。

比如,从科学与艺术有机结合的角度(爱因斯坦说过:伟大的科学家常常是伟大的艺术家。);又如,从作者把科普写作当作科学研究来对待的角度(《播火录》对千余幅图片来源和数百条文献资料做繁复的求索与考证,以缜密的科学态度践行着作品本身所提倡的精神态度);甚至从编辑为图书创造的附加值角度(科学元典丛书的成功案例)都能写出相关的文章。除了共同特点,这些科学史图书的亮点和特色也有待研究,希望本文抛砖引玉,对广大科普作者和科普编辑有所助益。文章选摘自《科普创作》2020年第2期作者系陈静,北京大学出版社副编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上一篇:科学史类科普图书创作的四个要点(上)
下一篇:霍桑探案系列小说中科学内容的分析(上)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