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    
立场与方法的差异:传播学二元框架下的中国科学传播硕博论文研究(下)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岳丽媛、刘兵     发表时间:2022-12-07     阅读次数:    


四、讨论:科学传播中的经验研究与批判研究

我们对样本中表现出了对传播学二元框架的借鉴倾向或相似性的425篇论文进一步进行了文本分析,以期梳理科学传播领域经验研究和批判研究的概貌。在这部分文章中,来自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有194篇,科学元勘相关专业的有156篇。以往曾有研究者通过对国内科学传播期刊论文的分析,认为科学元勘学者在科学传播研究中占主导位置[4],但其研究样本中忽略了中国特色的科普研究,而在宽泛意义的科学传播概念上,这些科普研究也应包含在内,且占很大比例。同时,从本文对硕博论文的统计来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研究数量上要超过科学元勘专业。

从数据上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与科学元勘专业都以经验研究为主,批判研究占比(26.4%30.4%)相差并不显著。考虑到一个特殊的现象,在河北大学传播学专业兼职的刘华杰、刘兵两位指导教师均是来自科学元勘领域的学者,如果把他们指导的21篇科学传播论文排除掉,那么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批判研究占比就降为16.7%,明显低于科学元勘专业的30.4%。结合前文对指导教师和高引文章的分析,似乎可以说科学元勘专业的批判性还是要稍胜一筹。

在对传播学经验学派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借鉴或相似性上,两个学科领域并无明显差异,涉及到的经验学派理论有传播模式(主要是拉斯韦尔的5W模式)、议程设置、使用与满足、框架分析理论、创新与扩散、意见领袖、把关人理论等。比较常见的方法有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内容分析法等实证、量化的方法。而对批判学派的借鉴或相似性中,两个学科领域都涉及社会建构论、风险社会、社会性别理论视角,对传统的传播模式(如缺失模型)进行批判,提倡公众参与科学,有反思性的科学传播。存在的主要差异是,相对于新闻传播类专业重视的传播模式和媒介文化批判,科学元勘研究更侧重于对科学本身的认识和反思,倾向于超越西方科学一元论的多元科学文化观,例如有文章倡导博物学、注重地方性知识等,总体上,更多对科学传播的内容本身进行了反思,尤其是对科学主义的批判。

由此可见,科学传播研究领域立场和方法主要差异并不是来自学科之间,而是经验与批判研究之间的立场与范式的差异,这与传统传播学的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二元框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其实在经验研究上,科学传播对传统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或者相似性比较明显,而在批判研究上,说科学传播借鉴了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研究范式,其实也并不十分准确,因为科学元勘学科领域本身就有着批判研究的理论资源和传统,这两者甚至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五、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在我国科学传播研究领域,也存在着类似传播学的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二元框架。

首先,本研究中发现,从数量上讲,科学传播的经验研究占主流地位,批判研究要相对弱势。经验研究多借鉴或类似于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更注重传播模式和传播效果,关注点局限于如何利用媒体有效地传播,以促进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这其实上是不加反思地预设了所传播内容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正确性;而类似于批判学派的科学传播研究,则更多继承了源自科学元勘领域的批判传统和思辨色彩,主要立场是对科技本身、科技发展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因而更注重传播内容,即应该传播什么样的科学,以及为什么传播的问题[6]。显然,后一问题本应是前一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对后一传播什么的问题的足够关注和反思,而只关注传播的效果和方式,那科学传播就会带上盲目性。因而,这种差异也正代表了传统科普和后来有反思的科学传播各有自突出的典型特点。

其次,两个学派之间的研究范式差别,也源自于各自的立场和科学观之差异。经验研究突出地追求量化和实证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实际上潜在地隐含了某种类似于实证主义、科学主义的立场,默认了一元论的西方科学观。而批判研究侧重哲学思辨范式,更倾向于反科学主义的批判、反思的立场,也有某种多元科学文化观的体现。从宏观社会文化背景来看,这种区隔和差异,其实跟国内科学教育和科普实践传统有关,在长期的缺省配置下,大部分科普研究者对于科学本身的理解和在此基础上对于科学传播的理解,都有带有浓重的科学主义色彩。科学传播硕博论文中就有很大比例的中国特色的科普研究,是面对现实需求就事论事,缺乏学科理论基础,包括对传播学理论和方法之借鉴的不够重视,也缺乏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反思。具体到学科层面,这也与文理分科和学科之间差别有关,由于在科学传播中科学这一主体本身的特殊性,和传播学早期对科学传播领域的忽视以及传播学批判学派在国内的弱势地位有关[14]。同时,这种情况也是当下社会的学术研究价值取向的体现,如对数理统计之类科学方法的过度追求等。

最后,这种科学主义倾向,会影响到研究者对科学传播本身的理解和实际工作的开展,进而影响到公众对科学的认识,给科学与社会关系的良好互动带来一系列问题。本文发现实际上现有的许多批判研究是与经验研究并行的,相当一部分批判研究的文章也是基于实证的经验研究基础上的反思和批判。所以,有研究者[15]认为我国科学元勘领域学者虽然把批判性的科学传播带入到科普研究中,但仍然缺乏反思中国科学传播过程的经验研究的说法是片面的。传播学批判学派通常不屑于采用经验的实证的研究方法,但科学传播学批判研究却体现出对实证研究方法的接纳和认可。当然,如何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和二元框架的界限,在科学传播这一特殊领域中,经验研究与批判研究是否存在着一种融合可能性甚或趋势,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

总之,以参照传播学的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研究范式作为切入点,以有代表性的硕博论文为样本,通过上述的分类、分析和讨论,可以让我们对中国的科学传播研究的总体现状有所了解,对其不同类型的研究的理论、立场和方法,及其背后的深层背景,有一些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刘华杰编.科学传播读本[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导言.

[2]翟杰全.科学传播学[J].科学学研究,1986(3): 9-16.

[3]吴国盛.当代中国的科学传播[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2):1-6.

[4]田松.科学传播——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02):81-90+97.

[5]刘华杰.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J]. 科普研究,2009,4(02):10-18.

[6]刘兵,侯强.国内科学传播研究:理论与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05):80-85.

[7]Xu L, Huang B, Wu G. Mapping science communication scholarship in China: Content analysis on breadth, depth and agenda of published research[J].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2015, 24(8):897-912.

[8]梅琼林.方法论:传播学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比较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03):134-140.

[9]陈全黎.现代性的两副面孔——论传媒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分野[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05):71-77.

[10]胡翼青,吴雷.谁是批判学派:对传播研究范式二元框架的批判[J].当代传播,2012(03):4-7.

[11]()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95-109.

[12]胡翼青,陈如歌.建构与消解:“批判学派概念的变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21(08):120-125.

[13]任少磊.科普硕士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3.

[14]刘海龙.“传播学引进中的失踪者”:1978—1989年批判学派的引介看中国早期的传播学观念[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04):29-35+95.

[15]贾鹤鹏,闫隽.科学传播的溯源、变革与中国机遇[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24(02):64-75+127.

发表信息:

岳丽媛,刘兵.立场与方法的差异:传播学二元框架下的中国科学传播硕博论文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42(06):78-83.

文章内容来源于科史文苑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岳丽媛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刘兵


 
上一篇:立场与方法的差异:传播学二元框架下的中国科学传播硕博论文研究(上)
下一篇:科普短视频在科学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