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作品评介
作品评介    
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比翼双飞 ——回眸《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高登义     发表时间:2022-10-26     阅读次数:    


【提要】

《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以真实的故事解读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密切关系,尽致地展示了中国科学家为了实现中国科学梦艰苦奋斗的真实历程,为年轻科学家提供了科技创新的动力,同时也指出了科学普及的可行性。


《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出版已经6年了。据北京大学出版社介绍,已经再版一次了。这本书的美编设计令人满意。回眸《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颇感“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比翼双飞”在促进科技发展中具有重大作用!

一、《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书名的来历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策划、王直华先生主编的《科学美》丛书,邀约我撰写《地球科学美》。朋友之邀,盛情难却。朋友之托,全力以赴,在所不辞。

为了提笔书写,我认真地拜读了好几本国内外有关“美学”的名著,但的确感觉“越读越糊涂”。首先是“美”的定义,大家各说各词,读者不知所措。然而,我仍然认真阅读、思考,总算有了自己的看法:事物的美客观存在,但必须通过主观的人去鉴别与欣赏,才能够形成主观个体得出的“美”的所在,“美”的特征。

然而,地球科学内容太广,就我而言,只是在大气科学地球三极气象学的某些方面有所涉及,对整个地球科学来说,太局限了。我主动向主编建议,可否集中撰写范围更小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美”。我的建议得到主编赞同。

当我快要完成“雅鲁藏布大峡谷美”的书稿时,出版社又建议我更名为“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理由是更能够吸引读者。

就这样,书名确定为《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保留雅鲁藏布大峡谷“美”的因素

在《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书中,仍然保留了相当分量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美”的因素。

在该书的前言中就有这么一段描述,正如法国社会哲学家西蒙娜·韦伊(Simone Weil)所说“科学的真正主题是世界之美。”我们科学探秘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真正主题也应该是认识并享受雅鲁藏布大峡谷之美,并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共同享受她给人们带来的美!

又如,在《百闻不如一见亲近雅鲁藏布大峡谷》一章中,用了小标题,“走进美丽淳朴的大自然”“鉴赏从极地到热带的自然景观”“在百花盛开的乐园中踏青”“欣赏大峡谷中的大大小小的急拐弯”等,都留下了原来着力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美的痕迹。

“在帕隆藏布江河谷,除了数百里长廊上的桃花外,河谷两侧山坡上又是另一片花的世界。各种各样的大叶杜鹃花和小叶杜鹃花争奇斗艳,令人流连忘返。奇特的兰花品种,让人不时留驻。河谷中一片片的油菜花、洋溢飘香于河谷的野花椒、野姜花,一棵树上开着两种颜色花索的野花,红色鲜艳的天南星,可以入药的十大功劳……令人仿佛坠入了花的海洋”。

“在易贡藏布河谷,最令人难忘的是散发出清香茶味的大片茶园。每当藏族姑娘采茶的时候,那身着五彩缤纷罗裙的身影点缀在碧绿的茶园中,远望,宛如仙女飘荡在绿色的海洋上”。

三、还原科技创新的历史面貌

1998年,人类首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这是中国科学家几十年来科技创新的结晶,是自1973年以来多次赴雅鲁藏布江流域科技创新的继续。还原其历史面貌,是该书的首要职责所在。

如何还原科技创新的历史面貌呢是以时间为序还是以自己参加组织的多次科学考察为切入点再倒叙历史呢?我采取了后者。理由是,我没有参加1973年、1974年和1975年的雅鲁藏布江下游科学考察,没有科技创新的感性知识,写起来很难生动活泼。(编者语: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尤其是从事地理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的科学工作者,要常常和大自然打交道,那就少不了野外科学考察。而每次野外科学考察的时间、地域、对象、人文或者自然环境,以及科考方法和经历都会不尽相同。而这些经验正是将来从事科普创作的重要基础。)

该书序言的开头明确指出,“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探索研究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关键,而探索研究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国家科学研究任务的需要,这是中国科学家几代人共同的愿望”。探索研究就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紧接着的第二段是“1973年以来,中国科学院组织我国科学家多次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探索它的地质历史,寻觅它的丰富资源,研究它的水汽通道作用,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取得了可喜的科学成果”。明确指出了科学家前辈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

由于1973—1975年在雅鲁藏布江下游的科学考察没有论文发表,该书就从刘东生先生为队长的1982—1984年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的综合科学考察为切入点,逐渐展开1998年前科学考察取得的科学成果和对雅鲁藏布江下游的新认识。这些成果和新认识正是科技创新的记录。

这些科技创新成果是以观测论证雅鲁藏布江下游水汽通道、综合分析研究水汽通道作用对于藏东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为出发点,综述了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是“青藏高原的江南”,是“生物的基因库”等。

该书更着力论证了沿着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是青藏高原四周向腹地输送水汽最大通道的根据,并以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科研方法,论证了这条水汽通道的作用是世界第二大降水带分布于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以及推动热带亚热带向北推进5—6纬度的原因;发现了这种水汽通道作用使沿江流域地区的雨季开始时间远远早于流域东西两侧,使水汽通道围绕的南迦巴瓦峰南北两侧的自然带和气候带基本相同,这与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巨大差别的自然带和气候带分布完全不同;展示了这条水汽通道成为喜马拉雅山脉南北两侧人类和生物相互交流的通途等。

四、科学认识储备∶真实记录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前前后后

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我国科学家多年的梦想,也是中国科学家的创举。过去,由于科学认识不足,物质条件也不满足,特别是我们这批科学家年龄都偏大,没有能力完成沿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穿越。为了科学地探险,中国科学探险协会集中我国科学家的智慧,尽可能地“知天知己”,力争安全圆满地完成徒步穿越科学考察。

(一)知天知己

在过去多次科学考察研究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的基础上,我们对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有了比较深刻的科学认识。这为我们完成徒步穿越打下了一定的科学基础。

知天:了解最适于穿越的季节。大气科学考察研究表明,沿着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的水汽输送量很大,相当于夏季沿着长江南岸向长江北岸输送的水汽量。因而,这里降水很丰富,年降水量在3000—5000毫米,雨季绝对不能穿越。徒步穿越必须在降水较少的旱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每年的4月和10—11月是雅鲁藏布江下游的旱季,降水稀少,不易带来山体塌方,相对安全。因此,我们在1998年4月进行徒步穿越的预考察,为秋季的正式穿越打下了基础。在1998年10—12月初,正式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近400人的穿越考察队,只有一人轻伤,做到了安全、圆满地完成徒步穿越科学考察。

知己:邀请著名登山家带队徒步穿越。在秋季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时,为了保障安全穿越,考察队邀请西藏登山队攀登过珠穆朗玛峰和多座8000米以上高峰的登山家仁青平措、丹增多吉、加措和小齐米4人,分别担当3个分队的指导员,指挥考察队徒步穿越行动。科学家作为穿越过程的副队长,只负责科学考察。这种安排确保了安全圆满地完成徒步穿越。

(二)论证发现雅鲁藏布江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

1994年初,在刘东生先生的指导下,在中国新华社高级记者张继民促进下,以杨益畴研究员为主的3名科学家计算了雅鲁藏布江峡谷的长度、深度和宽度,比较了当时世界上的知名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等,论证发现雅鲁藏布江峡谷的长度最长、深度最深、宽度最窄,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编者语:科学考察记在科技活动和旅游开发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新鲜、生动、翔实的第一手材料,为科技、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资料;它可以提示某种尚未探明的自然现象,记录和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传播最新的科技知识。)

(三)正名雅鲁藏布大峡谷

过去,雅鲁藏布江下游峡谷名称繁多,诸如大拐弯峡谷、底航峡谷、墨脱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峡谷等。中国科学探险协会联合国家民政部有关部门,经过两次学术讨论会,最后建议定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报请民政部批准。1998年10月18日,国务院根据民政部的报告,正式命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罗马字母拼写为“YarlungZangbo Daxiagu”。

五、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穿越后的后续工作

完成穿越大峡谷之后,为了促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可持续发展,后续工作接踵而至。编者语:科考后的成果提炼、推广,以及问题的破壁、改进尤其重要。而科学普及则能使科考成果的外延更为广袤和接地气。)

(一)促进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9年1月24日,笔者和杨益畴、关志华、李渤生研究员联名致函西藏自治区热地书记,建议把原来的墨脱自然保护区扩大为国家级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并提出了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热地书记立即批示,支持我们的建议,并报请国家林业局批复。很快,于1999年2月8日得到国家林业局同意。自此,促进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快建立。

(二)科学普及雅鲁藏布大峡谷

1999年,中国科协专门组织了全国百场“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科普报告。报告会由参加徒步穿越的科学家在北京市、河北省、吉林省、广东省等省、直辖市的大学举行了100场报告,并组织了徒步穿越展览。

(二)世人公认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第一

1994年,新华社公布《我国科学家确认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第一》的消息后,并未得到世界科学界的认可,主要原因是,1994年公布的计算数据不是中国国家测绘总局测绘的结果。为此,在1998年徒步穿越中,特别邀请国家测绘总局派出专家随队测量,于1999年4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重新测绘的结果。2003年11月,在“中美关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讨论会上,笔者以中国测绘总局于1999年4月公布的新数据,再次论证了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第一的科学结论,得到与会的美国科罗拉多国家公园科学家的赞同。自此,世人公认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

(三)诊断分析“改变大峡谷地形能否缓解西北干旱

在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过程中,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等为主的媒体,起到了巨大的科学普及作用。尤其是对于雅鲁藏布江下游水汽通道作用的科学普及,引起了我国两位科学泰斗的关注,他们建议“可否改变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形”来加大水汽输送,以缓解我国西北干旱问题。笔者在接到中国科学院有关部门的通知后,专门招收1名硕士研究生,诊断分析了这一科学问题。结果表明,从气象条件来看,即使改变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形,并选择历史上最强的西南季风年,其水汽输送在没有到达三江源地区前,沿途已经降水完毕。即从气象条件来看,不可行。

六、留下一些遗憾

万事难求全。该书也是如此,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其一,是首次尝试“科学企业媒体三结合”道路让中国科学探险协会蒙受了重大的经济亏损,好几年才缓过来。当然,第一次走这条“三结合”的道路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经验,为后来的北极建站等科学考察奠定了基础。

其二,在写作过程中,出版社为了图书的可读性,或者说,为了图书的发行顺利,要求增加介绍世界上的其他峡谷,尤其是介绍了东非大裂谷。现在看来,有点与书名不协调。(编者语: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坚持。出版社的编辑在给作者建议前一定要统筹考虑,突出重点,切勿一味求全、求大。否则就会导致画蛇添足和名不副实的后果。)

总的来说,《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书淋漓尽致地宣传了中国科学家为了实现这一中国科学梦艰苦奋斗的真实历程,是一本宣传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相结合的普及图书。它通过真实的历史故事来解读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密切关系,为年轻科学家提供了科技创新的动力,也为年轻科学家指出了科学普及的可行性。愿这一本“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紧密结合的科普图书为年轻科学家点燃走“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光辉大道的小小明灯。【文章选自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编的科普创作与编辑——第三届获奖作品佳作评介》(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张志敏、陈玲)】


编者:姚利芬

作者简介

高登义:山地环境气象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副所长,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参与编写的《科学家带你去探险》系列丛书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科普类)。



 
上一篇:数学科学小品百年回眸(二)
下一篇:科学的启蒙(1930—1949年)(一)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